什么是“双碳”政策?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政策背景
2020年9月22日,我国国家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1年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意见为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总体部署 。
社会举措
首先:计算碳足迹,建立低碳体系。
碳足迹计算是针对企业所有可能产生温室气体的来源,进行排放源清查与数据搜集,以了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及量化所搜集的数据信息,是迈向实现碳管理的关键一步。碳排放报告核查则是由第三方对盘查所得出的数据信息的担保陈述提供正式的书面声明。
第二步:减少碳排放
通过对企业排放源清查,详细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源及量,相应地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从而减少因企业生产运营等活动中所产生的碳排放。
第三步:实现碳中和
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额的方式实现碳排放的抵消,以自愿为基本原则,即交易的中和方式。碳中和的实现通常由买方(排放者)、卖方(减排者)和交易机构(中介)三方来共同完成。
战略意义
“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中国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努力兼顾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同步进行。
宁波致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超临界物理发泡技术前沿企业,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制备发泡材料和制品,致力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朝着用物理发泡技术取代传统的化学发泡的宏伟目标前进。这一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排放,并具有碳捕捉效应,即用工业废气二氧化碳作为生产原料进行发泡,促进减碳加速。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企业更加明确自身的使命,加快技术和产业更新,用科技赋能低碳绿色发展。